春聯,俗稱門對子。每年春節(jié),家家戶戶在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,更增添了喜慶氣氛,這也成為這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一個習俗。
大年三十一大早,家住宿城區(qū)蔡集鎮(zhèn)的李玉堂和老伴就招呼起了一家老小,老兩口貼春聯,兒子兒媳掛燈籠,不一會,原本冷清的院子瞬間變得喜氣洋洋。
李玉堂:“國泰民安神州喜氣盈門,風調雨順闔家幸福安康。目前我們國家國富民強,形勢這么好,特別像我們這個祖孫三代,闔家幸福?!?/P>
貼完了春聯,老兩口在偏屋房門上貼起來福字,你別看小小的福字,貼起來可是有講究的。
李玉堂:“福倒,一般都是把福字倒著貼,寓意就是福到了,這個意思?!?/P>
春聯一開始不叫“春聯”,而叫“桃符”。據說貼桃符的起源很早,當時貼“桃符”是為了用來驅除妖魔鬼怪。據李玉堂回憶,小時候貼春聯都要找村里的文化人,用毛筆寫出來才能貼到門窗上,而如今樣式多種類全的春聯福字,讓像李玉堂老一輩的人不禁感嘆。
變化的是科技,不變的是年味,小小的春聯和福字,代表的不禁是傳統(tǒng)文化,更是表達美好的祝愿和愿景。
總共: 1頁
作者:孫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