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一区壹牛|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|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二三|亚洲无码午夜福利视频

首頁 / 國內政務 / 正文

錦繡小康|一尾大黃魚“解鎖”脫貧密碼

2020年12月17日20:56   來源:央視網

  晨光微露,海風輕拂,一抹金光攜海鷗的呼喚踏浪而來,萬余座漁屋于千頃碧波之上輕輕晃動,海面漾起粼粼波光。

  素有“東方威尼斯”美譽的福建寧德三都澳從睡夢中蘇醒,住在這如詩如畫般“海上浮城”里的漁民早早起床,耕海牧漁。

  “良港三都舉世無,水深灣闊似天湖?!?/P>

  這是2020年6月3日拍攝的福建省寧德市三都澳海域升級改造后的漁排養(yǎng)殖區(qū)

  海面上,是街巷、門牌、診所、酒館、超市、警局樣樣齊備的現代“海上社區(qū)”,人聲鼎沸,熱鬧非凡;海面下,是綿延數十平方公里的漁排網箱構成的全國最大的大黃魚養(yǎng)殖基地,“游動”著價值幾十億的漁業(yè)資源。

  “千魚萬魚的滋味,都比不上金燦燦的大黃魚?!薄爸袊簏S魚之鄉(xiāng)”的美稱讓寧德聞名遐邇。

  但鮮為人知的是,從千金難買、瀕臨滅絕的“國魚”到實現人工養(yǎng)殖并“游”上百姓餐桌,大黃魚傳奇故事的背后,是習近平一顆為民辦實事的赤誠之心和精準扶貧思想的治國智慧。

  1988年6月至1990年4月,習近平任福建省寧德地委書記。

  彼時的寧德俗稱“閩東老九”,經濟總量排名全省末席,9個縣有6個是貧困縣。正是在這樣一個“老少邊島窮”的東南沿海欠發(fā)達地區(qū),剛滿35歲的習近平以深入調研起步,用腳步丈量了這里的山容海納。

  1988年9月,走完閩東九縣后,習近平重新梳理了“山”與“?!钡霓q證法。針對福建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的地域特點和資源優(yōu)勢,他提出“靠山吃山唱山歌,靠海吃海念海經”,穩(wěn)住糧食,山海田一起抓,發(fā)展鄉(xiāng)鎮(zhèn)企業(yè),農、林、牧、副、漁全面發(fā)展。

  1988年8月10日,習近平在霞浦縣調研工業(yè)。(出自《擺脫貧困》一書)

  時任寧德地委副書記的陳增光,當年隨習近平一個縣一個縣走下來后感觸頗深。他至今還記得考察霞浦縣時,同習書記之間有過這樣一段對話:

  “你幫我找一本福寧府的府志吧。”

  “習書記啊,咱們一天到晚跑來跑去這么辛苦,你還要熬夜看書,能吃得消嗎?”

  “增光同志,我們這樣看情況、聽匯報是不夠的,還要看歷史。一個縣的歷史最好的體現就是縣志,府志則更為全面,里面既寫正面人物,也寫反面人物,我們一看就知道這個地方發(fā)生過什么事,可以從中有所借鑒。”

  正是在這本《福寧府志》中,習近平了解到霞浦三都澳海域有一片官井洋盛產大黃魚,民諺稱“官井洋、半年糧”,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(xiāng)。

  百姓在這一帶搞好養(yǎng)殖,等于把半年的糧食都解決了。習近平叮囑當地干部:“這是我們閩東很重要的一個資源,既要把它保護好,也要把以養(yǎng)殖業(yè)為代表的海上經濟帶動開發(fā)起來,讓老百姓都富起來?!?/P>

  當時寧德的漁民不懂人工養(yǎng)殖,長期依賴過度捕撈,導致野生大黃魚資源嚴重枯竭。習近平發(fā)現大黃魚產業(yè)大有潛力可挖,就把大黃魚育苗繁殖納入“星火計劃”(上世紀80年代經黨中央、國務院批準實施的第一個依靠科學技術促進農村經濟發(fā)展的計劃)的項目當中,專門組織對海洋產業(yè)領域比較熟悉的專家研究解決大黃魚人工養(yǎng)殖問題。

  1990年,科研人員攻克關鍵技術,實現了百萬尾規(guī)模的大黃魚批量育苗,開啟了寧德全人工養(yǎng)殖大黃魚的先河。隨之形成的大黃魚養(yǎng)殖產業(yè)成為閩東百姓脫貧致富的一大途徑。

  產業(yè)興,百業(yè)興。

  “產業(yè)扶貧是最直接、最有效的辦法,也是增強貧困地區(qū)造血功能、幫助群眾就地就業(yè)的長遠之計?!?/P>

  三十多年前,產業(yè)扶貧因地制宜打開了閩東視野;三十多年后,產業(yè)扶貧成為我國最具活力的扶貧模式之一。

  “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”的安吉白茶,走出浙江在湘川黔三省四縣落地生根,續(xù)寫了一段“東部幫西部,先富帶后富”的扶貧佳話。

  “小木耳,大產業(yè)”的柞水木耳,成為撬動陜西山村脫貧致富的杠桿,讓往昔貧窮閉塞的山村換上新顏。

  2020年5月11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區(qū)西坪鎮(zhèn)坊城新村技能培訓服務站,察看黃花產業(yè)相關產品展示。

  被稱為“致富花”的云州黃花,走上標準化、規(guī)?;N植之路,開滿塞北大地,成為山西農民致富的好門路。

  ……

  黨的十八大以來,產業(yè)扶貧越來越受到重視。在中央布局的脫貧攻堅戰(zhàn)“五個一批”工程中,產業(yè)扶貧處于第一位。

  近年來,全國共實施了98萬多個扶貧產業(yè)項目,累計建成各類扶貧產業(yè)基地10萬個以上。很多貧困鄉(xiāng)村的扶貧產業(yè)發(fā)展實現了從無到有、從有到強的歷史性跨越。

  習近平曾在《擺脫貧困》一書中寫道:“對脫貧事業(yè)這個需要幾代人努力的浩大工程來說,我的努力畢竟時者甚短,功者甚微?!?/P>

  三十多年“滴水穿石”“弱鳥先飛”,閩東已經別開生面。

  當三都澳大黃魚養(yǎng)殖基地拉起的網箱,在夜晚的燈光下顯現出一片金色的豐收美景時,“擺脫貧困”已經成為譜寫在閩東大地上的時代樂章。

  2020年,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,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。

  “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(fā)點和落腳點?!泵撠氈皇堑谝徊?,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。

  (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)

總共: 1頁   
作者:

西楚網新媒體矩陣

  • 頭條號
  • 鳳凰號
  • 百家號
  • 企鵝號
  • 網易號
  • 大魚號
  • 搜狐號
  • 一點資訊
  • 快傳號

南京厚建軟件 LivCMS 內容管理系統(tǒng)http://www.hogesoft.com 授權用戶:http://m.homegarden-journal.com